设置

关灯

622、明月清风(198)一更 (1 / 3)

 明月清风(198)

 一看四爷这表情就知道, 这必是又出事了!

 她就知道,这个大明啊,消停不了!真的, 真就是生个孩子的工夫, 把四爷惹着了。这事小不了,毕竟到了四爷这个份上, 能叫动怒脸上都挂上色的事, 真不多了。

 这边军队的调整才开始,军事学堂里那些还没教过来呢,这又是哪里出事了?

 武将才摁下头去了, 冒头别又是文臣?

 “哼!”四爷冷哼一声, 手里的茶杯重重的放下了。

 这还真是?

 林雨桐就说,“别气!气不过来了!启明都懂给的好脸太多不都是好的的道理, 我看呀,咱们也一样,翻上两次脸,就知道什么叫害怕了!”

 四爷揉额头:“这不是翻脸的事。”

 还不能翻脸?林雨桐皱眉, 给四爷把茶续上,“身份特殊?”

 四爷问说:“可知道张溥此人?”

 张溥?叫我想想。林雨桐在脑子里拽了半天, 想起个人来,“复社?”

 对!复社!

 林雨桐特别惊讶,“现在还能建起复社?”

 四爷摇头,“倒是没有明确的说是什么社, 但是张溥这样的人,到底是露头了。”

 林雨桐眉头也跟着皱起来, 这事它棘手的很。

 要知道这事棘手到什么程度,就得张溥是何许人也。

 此人要是有的一比的话, 林雨桐将他比做是‘学生运|动领袖’,他属于激进的政|治狂热分子。此人生在官宦之家,在家里行八,生母是个婢女,他是家里的庶子。庶子,在家里普遍不受重视。要说被嫡枝欺辱,肯定有!但是此人有一股子狠劲,越是打压,越是要出人头地。于是,幼年乃是青少年阶段,此人好学,肯学、勤学。怎么学呢?凡是读过的书,都要抄录。抄录完了,就焚烧掉。如此再抄,再焚,往复七次,‘七录七焚’说的就是此人。天再冷,哪怕满手冻疮,也没有停止读书。

 后来中了进士,没当两年官,就跟不少的读书人成立里复社。他们动辄数千人集会,抨击时政。当时那个阉党为患的时候,他们算是最大的在野党。要是只集会,这本没什么。可到了后期,这个张溥连同复社,已经在干扰朝政了。从科举取仕,到官员任命,没有他们不插手的。当时的首辅阁臣周延儒就是他们推举上去的。

 说起来,也是戏剧的很。周延儒还是万历朝的的科举状元呢,张溥是周延儒的学生。但这对师徒,都算不上好!张溥对周延儒颐指气使,直接甩一张名单到周延儒面前,告诉他科举该录取的名单,叫他照这个录。或者是哪些官员该提拔,哪些官员该罢免,名单一甩,叫阁臣照办。

 而周延儒被张溥拿住了把柄,他呢,又在朝中跟温体仁党争不断,还有依仗张溥的地方。但是张溥越来越放肆,最后据说是被毒死了。他手里捏着的官员太多了,太多的人容不下他。

 但可想而知,当年此人的能耐怕是跟他的狂妄一样的大。

 四爷在屋里转圈圈,这会子屋里只两人,四爷才道:“从崇祯二年起,到大明灭亡,十六年间,他们集会二十三次,每次都闹的朝野震动,天下哗然……”

 林雨桐倒是不知道具体的数目,可要是这么算,平均大半年就闹一次。上一次的影响朝廷刚应付过去,又是一拨。而这些人想干什么呢?他们就是觉得天启朝的时候,东林执政的时候好。别说现在几乎没东林了,就是崇祯那个时候,东林也被消耗完了。

 四爷就道,“这些人出身江南世家大族,多为官宦之后……”

 明白,就是那种有钱有背景的愤青。

 林雨桐就不明白了,“如今已经变了,没有所谓的阉患,也没有所谓的倾轧党争。便是朝中有争议,但一冒头,也都是尽快在解决。或是叫他们争而不斗,这已然没有他们成立复社的条件了呀!不是不给他们出头的机会,勤勤恳恳任事,不管什么立场,朝廷都在用呀!连黄宗羲那大放厥词的,都在用,这些到底在愤青什么?又拿女子这点事说事?”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